一次被迅速扑灭的“养号”行动
近日,图书编辑“贝塔减”在豆瓣发布长文,称其编辑的新书《记忆记忆》上架不久便出现大量“注水”短评,怀疑这些都来自明星粉丝的“养号”操作——通过给其他书影音作品打分、评论,提升新号的活跃度,方便日后为明星的作品打分。
图书编辑“贝塔减”所编辑的新书《记忆记忆》是今年11月发行的当代俄语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长篇小说。该书内容相对冷门,但因曾出现在豆瓣手机页面“新书推荐”的第一位,便意外成为饭圈粉丝的“养号基地”。“贝塔减”在长文中称,该书在两天内“收获”近200条短评,有些是其他用户发布的高赞短评或书评的复制粘贴,有些则是“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之类的无意义语句。
观点
分析
羊城晚报:粉丝与大众之间矛盾的本质是什么?
羊城晚报:如何构建一个和平健康的网络环境?
为何近来豆瓣的书影音条目下,突然出现大量的无意义评论?该长文为一批普通用户的迷惑答了疑。不久,豆瓣读书回应称将遏制“养号”行为。同时,相关明星的粉丝后援会也公开发声,对部分粉丝的不良行为道歉并作出正确引导。
粉丝“养号”到底伤害了谁,羊城晚报记者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社会学学者。对方认为,这种以“数据至上主义”为基础的追星模式对粉丝而言,其实伤人又伤己。
来自饭圈的“常规操作”
有用户分析,在11月下旬突然出现的大规模“养号”现象,主要源自某“顶流”明星的部分粉丝在微博发起的“养号”行动。该明星在2020年末和2021年将有三部电影上映,粉丝提前“养号”,为的是待电影上映后能给偶像的作品打分。
朱雯琤:是以网络场域为象征的社会文化激化了这些矛盾。现在的追星玩法成了“数据至上主义”。粉丝尽力想让明星出圈,所以他们会拼命买明星代言的产品,也会为了让榜单数据看上去真实有效而去“养号”,这其实是一种恶性竞争。现在流行说“内卷化”,而明星之间的“内卷化”表现就是以数据、流量为指标,粉丝拼命为偶像“冲业绩”。
羊城晚报:网络环境是否造成或助长了这些矛盾?
经过近两天的发酵,豆瓣读书在11月24日发布公告,表示将严厉打击任何“养号”行为,异常用户将被永久标记,未来的评分评论也将被视作无效内容处理。该明星粉丝后援会微博也表态,为部分粉丝的不当行为道歉,“我们会集体自省并呼吁所有粉丝自觉维持一个良好的豆瓣环境,尊重每一个作品、每一位创作者”。
此次“豆瓣养号”事件,只是近年各种“粉丝迷惑行为”的冰山一角。2018年某明星的粉丝组团刷iTunes北美区榜单,把他的新歌直接顶上第一位,引发诸多争议;今年年初,另一位“顶流”明星的粉丝举报某同人作品,引发一系列风波,造成该明星遭遇路人的集体抵制;今年11月,某男团粉丝用某明星的演唱会来进行抢票“练手”,导致该明星的自家粉丝买不到票……为何粉丝与大众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羊城晚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东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朱雯琤。
不止《记忆记忆》,图书出品方“新经典”近日在豆瓣广播发声,称其10月出版的新版雷蒙德·卡佛作品《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同样“突然涌入大量0粉小号的注水短评”。豆瓣用户“燕仰”则整理出豆列《被饭圈用来养号的那些作品》,当中既包括《格林童话全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世界名著,也有《凡人之心》《伟大的孤独》等新书。
朱雯琤:建立完善网络机制、加强网民沟通理性教育等,这些很多人都提过,但切实实行起来还是需要时间和实践。这里提一个比较“虚”的倡议:改变当下流行价值,停止那一套流量和资本的游戏,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意义。只有每个人都不去玩那套游戏,那个不断螺旋上升的竞争游戏才会慢慢停止。追星快乐,混粉丝圈的大多数时刻也很快乐,但快乐背后是被资本操控的情感消费,是被相互竞争所消耗殆尽的空虚。不要让这些快乐成为人生的唯一信仰,去日常生活里找到生命的各种意义和可能性。
“养号”体现了明星之间的“内卷化”
挤压他人的话语空间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