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电视剧市场种类繁多,播放量动不动就破百亿,但如此惊人的数据背后到底是精品还是残次品,就不一定了。都说现在流行快餐文化,只求名、不求实,只求填饱肚子、不求营养。电视台要收视率,网站要网播量,一部电视剧只要花重金把流量明星请来,再加上市场的炒作,就肯定稳赚不赔,这个时候,电视剧制作方又有多少精力会放在打磨作品质量上?这样的市场环境,必然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如果任由这种“浮华浮躁”的风气继续在电视剧制作圈“流行”下去,国产电视剧的整体质量势必会下降。
有句话叫“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放在评判一部电视剧的优劣上同样适用。曾经大火的《琅琊榜》《人民的名义》《隐秘的角落》等电视剧,都证明了一部电视剧能否收获好的口碑,不仅要有好的演员,更要有好的故事、好的制作。期待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此次的行动,既能抵制过去的不良行为,又能引导今后的良性创作。做任何一个行业要想成功,都必须尊重本行业的规律。电视剧行业能否良性发展,需要本行业从业人员足够重视,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做好监督警示,也需每一个普通观众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总之还是那句话:不把观众当回事,就别怪观众不把你当回事,别怪市场抛弃你。(文丨赵静)
【编辑:王诗尧】
“必须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必须加重文化含量,提升艺术质量。”“必须端正创作态度、尊重艺术规律。”“必须净化市场环境,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提出的这四个“必须”,为电视剧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具体的方向,也收获了网友们的一片叫好,还有网友调侃“最好每年考试,不合格的取消当演员的资格”,可见观众期待改变当前乱象的急切心情。
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员这个职业背好台词就要被表扬?这难道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流量易爆,精品却难出?难道文艺作品不再追求口碑与流量双赢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部电视剧观众只记得住演员的名字,导演、编剧是谁已不再重要?纵观此次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对电视剧制作提出的五点改进意见,正是网友们早就期待解决的两个方面:一是纠偏,二是重塑。纠偏就是纠正电视剧“浮华浮躁”的偏;重塑就是重新找回电视剧的制作规律——重视创作。
当我们买东西买到了残次品,或许还可以申请退货,但如果看了一部烂片,我们却无法因为智商受辱的感觉而去找谁索赔。当生产商品的人不把使用商品的买家当回事,那人们再见到这款商品时,自然就会绕道而行。如今,追剧已是很多中国人不能缺少的休闲方式,对电视剧市场环境的净化自然也就关系到了百姓的切身利益,绝不只是娱乐圈自己的事。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剧被观众打上“烂片”“脑残剧”“神剧”的标签,它们也就离被市场抛弃不远了。
不背台词念数字,自带化妆师不按剧情设计形象,吊威亚就大喊辛苦,在水里拍戏就吹嘘“敬业”,拍戏全靠替身和后期抠图……对于一些奇葩演员的奇葩行为,不少人都能随口说上一大串,毕竟网络不止一次曝光过,这些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一些影视剧这种重演员、轻编剧、轻导演、轻制作的现象,不只观众看不下去,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也终于出手了,其于8日发布的一份规范电视剧(网络剧)制作的文件,让“坚决抵制演员不背台词等行为”“坚决抵制电视剧创作重演员轻编剧”等话题迅速登上了网络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