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及丁真是否会成为其电影里的演员,万玛才旦认为这位最近火爆网络的四川甘孜青年在形象上气质上符合某些特质,但“不会把他定义为一个演员”。
从市场层面讲,“藏地电影”总体处于相对小众的位置。万玛才旦认为,受自身题材、对白等方面制约,“藏地电影”很难大面积进入市场,但是每个创作者也在思考,怎么融入商业院线,怎么拓展更多市场前景。(完)
【编辑:张燕玲】
以万玛才旦为代表的藏地导演的作品被业界称为“藏地新浪潮电影”。万玛才旦说,观看自己的“藏地新浪潮电影”,一些藏族同胞看到自己的生活清晰呈现在荧幕上,觉得好奇而亲切;有些则觉得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没什么意思;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把藏族不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这样不好。
“例如《气·球》,我们拍摄的时候景色环境很美,但出于这部影片整体有点伤感气息的考虑,再加上片中人物的处境,影片最后调成了凝重的色调。”万玛才旦说。
中新网三亚12月11日电 (记者 王晓斌)12月10日,中国内地藏族导演、编剧万玛才旦出席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班”,分享“藏地电影”的创作心得。万玛才旦认为,电影取景地是影片情绪或气质的一部分,影片选角也要看对方是否需符合角色气质,“藏地电影”不单是景美人俊就能开拍。
对此万玛才旦强调说,自己的电影只能代表一部分的藏地,里面的人物也只能代表一部分的人物。这正是当今电影市场不同类型开拓发展的结果。
“我选择一个演员不会看他是不是职业演员,而是首先看对方符不符合角色的气质。”谈及影片角色的选取,万玛才旦认为不管是职业演员还是非职业演员,需从他们的相貌、气质、说话的语气、方式等方面去考察他们,看对方是否有表演潜能和天赋。
算上正在上映的文艺片《气·球》,迄今万玛才旦所拍摄的7部电影都是藏族题材。谈及藏地自然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万玛才旦说,藏地风光是其电影的情绪或气质的一部分,不是作为分镜单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