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双虽然是球队的主力投手,但平时心事很重,直到去美国比赛,才等到属于他的“高光时刻”。赛场上的他雄姿勃发,连续投出几记好球。虽然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小双因为内疚,哭着瘫坐在地上起不来,情绪崩溃,这也是许慧晶第二次流泪。
少年们正在球场训练。
小双有个双胞胎哥哥,他们还没出生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出生几天后,母亲不知去向。当时家里出于经济原因想把小双送人,但是领养的家庭觉得小双太小了,抱走了双胞胎哥哥。小双的抚养人大伯和姑姑先后去世,二伯成为他世上唯一的亲人。
双主角
蜕变
马虎就像一个“闯入者”,把既定的规则全部打破了,给摄制组带来意外惊喜。许慧晶决定用马虎作为这部纪录片前半段的核心主线人物。马虎那极具戏剧张力且具有反差感的个性非常有戏,他顽劣调皮却又温暖善良,曾惹过小双,却会捧着汉堡薯条安慰比赛失利的小双;他争勇好斗却又胆小爱哭,一根棍子挑战了全寝室,可是到了晚上却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怀里抱着毛绒玩具才能入睡,这种个性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视听语言与叙事冲突。
采写/新京报记者 滕朝
采访孙岭峰教练时,他和马虎正在深圳跑《棒!少年》的路演。他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小双归队了,就在电影上映前的三周。许慧晶拍完《棒!少年》之后,没多久,这群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就已经变声了。如今,15岁的队长大宝身高1米83,是基地里最高的孩子。马虎现在也有1米62,比他拍纪录片入镜时高了20多厘米。孙岭峰说,马虎晚熟,还没蹿个儿。
双主角
刚开始拍摄,摄制组对孩子们并不太了解,只能找一些性格比较有特点的孩子,以群像的方式去铺,一开始铺了六七个。拍完两次之后,许慧晶觉得这些孩子们都很讲礼貌,冲突很少,太平了,缺少一个核心人物。
少年,是棒球让他们昂首挺胸
“逃离者”小双,场下忧郁场上主力
棒球少年马虎。
许慧晶从2005年开始一直在拍乡村题材纪录片,也一直在思考,如果持续这个题材的创作,就要在创作层面、呈现方式以及关注视角等方面做一些调整。2017年10月,他通过关系认识了“爱心棒球基地”创始人孙岭峰,就去棒球基地调研,他发现这些棒球少年都有着各自的不幸,或是孤儿、或是来自单亲家庭,呈现出不同的社会一面。另外,当这些少年们穿着精神的队服后雄姿勃发站在棒球场上,许慧晶无法将这个极具朝气的阳光画面与他们灰暗的身世画上等号,这种强大的反差让许慧晶产生一种关注的欲望。第二天,他就决定拍摄这个题材。许慧晶刚开始拍《棒!少年》时,没什么预算,“都是在夹缝里面生存,挺困难的”。2018年,许慧晶携该项目参加第九届CCDF提案会,被爱奇艺看中,接下了这一棒,一陪就跑了2年多时间,“就觉得这个项目在选题上很独特,在观照现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体育和励志元素”。
少年们能抬头挺胸地面对生活
美国比赛失利的半年后,小双离开了球队,像一个“逃离者”,回了河北老家,孙岭峰教练去接他回基地,小双不愿回去,还跟二伯大吵了一架。
由许慧晶执导的纪录片《棒!少年》于12月11日与全国观众见面,片中讲述一群父母早逝、离异、无人照顾的孤儿和问题儿童,机缘巧合下与棒球结缘,在棒球前国手和70岁传奇教练的带领下,赴美参加世界顶级少年棒球比赛,开启了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棒!少年》经历一年半拍摄、一年半剪辑,历时三年,曾于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目前豆瓣评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