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业表演,刘中哲始终充满热情,却难掩失望。近几年,他甚至不太愿意多谈表演。“因为你谈了也没用。当下资本至上,‘审丑’往往占了上风,你谈再多的专业理想和追求,都没有什么意义。”如今很多演员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缺乏敬畏之心,成天想着出名,专业院校的一些学生也不再认真完成作业,不仅很少去街头巷尾真正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甚至连早功都不出了。
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教授刘中哲论“演员的自我修养”
在当今的影视领域当中,也有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悟性好的演员,获得了成功。冯远征认为,这些人的成功就不能只看某一部作品,而是要看他十部甚至于究竟能走多远,若是演一两个戏,消失几年,这不叫好演员,只能说他能演一个好作品。
刘中哲认为,35优秀的表演首先需要演员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演员素质。其次需要演员掌握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掌握人物自我表达的基本技术(包括形体的、语言的技术)。再者需要演员具有良好的审美,拥有正确的艺术观、表演观。36另外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演员没有文化素养,表演就成了“沙漠种水稻”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教授
一朵鲜花摆在眼前,有人认为惊艳,有人认为世俗。不同时代,每个人对“美”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但究竟什么是“美”?实际上,古今中外早有章法可循。而对表演的审美章法,即由成千上万部优秀作品,无数优秀演员的表现积累而来。那成熟的表演应该具备什么元素?年轻人想要成为演员,怎样才能不走弯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演员冯远征,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教授刘中哲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分享专业老师对“好表演”的理解。
以前在剧组拍戏时,冯远征遇到过年轻演员,或素人演员表演上遇到瓶颈。31他认为,调教新演员最基本的方式,必须让他们把台词背熟;实在是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尤其面对素人时,冯远征可能会跟导演商讨出一些主意,比如清场,给他创造一个好的拍摄环境,让演员慢慢找到角色的感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演员
第二个层面是“活不活”,即人物是否活灵活现,是否达到了规定情境中人物的典型性,这一层级重在“活跃生命的传达”,这属于表演的骨肉。刘中哲谈到电影《黑天鹅》并举例说,饰演女主角的娜塔莉·波特曼为了能在银幕上扮演好芭蕾舞演员,她在影片开拍前半年就开始了芭蕾舞的专项训练。她要把自己的肌肉、形体和状态尽可能地调整到专业芭蕾舞者的水准。
真想看好的演技,还是看专业话剧演员
冯远征
刘中哲以演员素质为例,谈到了现在剧组拍摄中屡屡被提及的“数字小姐”这种怪现象。这种通过读数来冒充台词,然后通过后期配音的拍摄方式,完全阻断了演员之间的真实交流,不可能给对手任何鲜活的刺激,对手怎么可能做出合适的反应呢?在表演中常说“真听真看真感受”,但是很多演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谈何“真感受”?“生活中我对你发火,对你口气稍微不好,你能瞬间感觉到,并自然做出真实反应,但很多演员在假定情境中就麻木了” ,这说明很多演员基本功不扎实,演员素质亟待提高。
在刘中哲看来,表演是分层级的。第一层是“像不像”,这一层级重在“直观感相的模写”,属于表演的皮毛。但目前很多演员连这个水平都很难达到。很多演员都在演自己,而不是在塑造人物。
在北京电影学院,刘中哲每年都会接触到立志成为演员的年轻学生。34他给这些学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告诫他们要培养良好的审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表演创作观。当下影视市场存在大量乱象,无论是不背台词、表演没有灵魂,还是狗血剧、雷剧频出,在他看来,归根结底都是表演审美问题的折射与反映。
成为演员需不需要门槛?在冯远征看来,人们从事任何领域,都有高、中、低之分,表演也一样。培养一个演员,冯远征通常会遇到两种类型:一个是演员的悟性好,还有一个是自身努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冯远征看来,无论是流派还是技术的培养,尤其对于娴熟掌握技术的戏剧演员而言,首先拥有的应该是“声台行表”四样基本功。如果真想看好的表演与演技,那必须还是得看专业的话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