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高级编辑支菲娜表示,今年的春节档用实实在在的消费数据证明了,中国电影人才不离场、观众不离场、投资不离场。而在全球疫情仍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我们还应看到,“中国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与全球同步甚至领先全球的机遇。身处国内经济反弹的大环境,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正与市场自信的建立同步发展,具备了推动全球电影产业复苏的能力。一言蔽之,从本年度春节档的‘牛’势,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无限空间”。
新基建与新消费的双重升级,为中国电影产业开辟增量赛道
展开春节档的创作班底,年轻态是显见的整体观感。《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是80后,《人潮汹涌》的导演饶晓志是80后,《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导演赵霁是80后,以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亮相的导演贾玲也是80后。相比之下,1977年出生的《刺杀小说家》监制宁浩与1978年生人的陈思诚已是相对年长的创作者。
学界、业界一致认为,春节档之“牛”,在于七部国产片从形式、内容、视野开阔度、艺术创造力上,分别彰显了中国电影开创新气象、新景观的势头。《唐人街探案3》拥有打造系列品牌电影的雄心,《你好,李焕英》的真挚情感让人眼前一亮,《刺杀小说家》标注了国产电影的工业标准新高度,《熊出没·狂野大陆》创造了面向特定受众的动画电影纪录,《新神榜:哪吒重生》在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表达上做出尝新,《侍神令》实现了影游联动与神话奇观的双重探索,《人潮汹涌》则是一部气质独特又内涵丰富的荒诞喜剧。
值得一提的是,陈思诚、宁浩、路阳、郭帆都曾在2014年左右受当时的电影局派遣,赴海外学习世界顶尖的电影工业体系。归来后,他们融汇世界级的工业经验与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未来一段时间,包括他们在内,中青年电影人在工业标准上的不断开拓,将是中国电影开创未来的重要动力。
据麦肯锡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中国有26%的消费者处于消费升级状态,而全球另外10个顶尖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为17%,数据表明中国正在经历广泛的消费升级。纵深广阔的市场优势,使电影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可获得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全球电影产业稳步复苏和增长。“新基建与新消费的双重升级,为中国电影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量赛道。中国电影人需要做的,就是以更为智慧、更具大局观的姿态,挖掘市场潜力,共同为佳片赢得长尾效应。”支菲娜说,春节档只有六天,春节档电影的市场空间还能继续释放。
【编辑:梁静】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看来,中青年电影人的集体进击,既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一大亮点的集中呈现,也是中国电影更上层楼的一大驱动力。“包括春节档在内,近年来中国电影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大多数一线的中青年电影人都希望自己的电影能有一些艺术探索、表达创新、工业突破,商业性不再是唯一的考量。所以,中国电影的确整体迈上了新台阶。”
支菲娜还谈到了更深层次的逻辑。“十三五”时期,全国电影银幕数从2016年末的41179块增长至2020年末的75581块,一边是影院基础设施向三四线城市不断下沉,一边是以华夏CINITY品牌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影厅引领放映终端的高质量发展,以“下一代影厅”满足观众享受一流视听艺术的需求。与此同时,防疫大局与数字新基建发展的背景下,今年的多部春节档影片在社交媒体展开宣发,充分运用大数据、直播等新技术,通过线上发布、跨界营销,搭建电影人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