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升级转型,主旋律电影成为讴歌时代礼赞英雄弘扬正能量的主要力量。电影《扫黑决战》是国内首部展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的影视化作品,创作风格新颖别致,全面详尽的向观众讲述了扫黑专案组应对内外压力,化解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展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的影视化作品,电影《扫黑决战》独特的叙事手法,将观众焦点与角色视点完美统一,围绕专案调查组的办案展开情节推进,观众俨然成为了专案组的在线编外人员,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能越发的感受到沉浸式观影的酣畅淋漓。他们时而为专案组遭排挤而担心,时而为证人生死而担忧,时而为坏分子的嚣张咬牙切齿,时而为铲除黑恶势力拍手叫好,如此感同身受全身心投入的观影体验在以往绝无仅有。借由影片传递出的正义之声、扫黑除恶的艰辛、人性良知的沉沦与觉醒方寸间都有了真切的感知,这就是电影的魅力,这就是《扫黑决战》的魅力。
类型美学视域下的叙事新高度
政法题材人物塑造的新突破
近年来,主旋律作品早已不是“观念的传声筒”,也早已打破情节设定夸张、意识形态传递生硬、官方色彩浓重等创作藩篱,涌现出《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战狼》等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而同样以主流价值表达作为出发点的电影《扫黑决战》,没有依托宏大叙事和历史事件的风云际会,而是高度聚焦政法干警与黑恶势力的斗争过程,用真笔触、真性情、真内容与当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频共振,让观众在节奏明快故事紧凑的视觉冲击中,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体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全社会带来的振奋人心与实实在在的安全获得感。
主旋律电影的奇观化书写在《扫黑决战》中得到精彩呈现。所谓奇观即非同一般、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可以广义延伸为那些超越传统体验的视觉现象。当下新一代受众审美需求不断改变,创作者也不再将尺度作为文艺创作的干扰项,诉诸感官刺激成为观众重要的审美期待。不同于以往类型电影对禁忌性镜头的回避态度,电影《扫黑决战》巧妙地将视觉奇观与故事情节相缝合,利用丰富的视觉奇观为剧情增色,大胆披露了黑恶势力声色犬马的糜烂生活。影片中黑恶势力暴力征地引发的械斗、藏匿在天花板里数百万赃款等镜头让观众获得了不同以往的观感体验,这些奇观化的书写有效的服务于影片叙事,从而触动着观众的每一根神经。
在反面人物的处理上,创作者大胆书写了“保护伞”们和基层恶势力狼狈为奸的丑态。以往的政法题材影视剧中,反面人物形象同质化严重,人物动力也仅仅流于对物质的贪婪追求。但电影《扫黑决战》中的反派人物动机杂糅了情感驱动、欲望驱动、家族式等多重因素,突破了传统,丰富了人物的心理动力。影片循序渐进地展现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现象,挖掘贪腐官员的愚孝、愚爱、贪婪等人性弱点,更是挖掘出宗族势力这一祸害危害基层社会治理的病灶根源,这种不同以往的真实形象给观影者带来人性、社会以及心理层面的深刻思考。
电影《扫黑决战》融合了人物的凡俗个性与崇高理想,构建了符合当下审美旨趣的平民英雄与价值认同符号。扫黑专案组组长宋一锐百折不挠,面对黑恶势力的嚣张跋扈沉着冷静,为守护正义关键时刻敢于斗争。虽然他有点大大咧咧也不完美,但他足够爱憎分明平凡如你我,生动的向观众展现了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正义力量。
创作者糅合了犯罪、动作、伦理等多元类型符码,精心设计暴力冲突、保护证人、暗访调查等险象丛生的动态场面,通过正反人物明暗两条故事线,深度探究黑恶势力发生、发展、消亡的本质,揭示正义战胜黑恶的必然规律。也正是因为于此,融合了最具观赏性的类型因子,拓宽边界,跨界融合。电影《扫黑决战》不仅为主旋律电影找到市场的制胜之途,也为日渐类型化的主旋律电影提供了借鉴和有益尝试。
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电影《扫黑决战》从人物关系切入展现了故事发生地错综复杂的“势力网”图谱,深度剖析了“保护伞”现象的病灶根源,大胆书写了基层腐败官员和黑恶势力的众生百态。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电影《扫黑决战》的创作者敏锐捕捉到了扫黑除恶这一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是国家法治精神向基层下沉的微观缩影,创作者通过刻画坚韧不拔、坚守正义的扫黑除恶专案组,歌颂了平民英雄的正义担当;通过聚焦农民工“讨薪难”的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人文关怀;通过披露地方黑恶势力与基层“保护伞”勾结,抨击了公权私用的毒瘤。
【编辑: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