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到创作“端午奇妙夜”的任务开始,一直到6月12日下午4点半准时开播,河南卫视导演陈佳拼了20多天,心也悬了20多天。
为了这场由7个节目组成、历时41分钟的端午晚会,陈佳带着团队跑了多地进行拍摄,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以“网综+网剧”模式组合创作的晚会,第一个将水下舞蹈表演搬上荧屏的节目,第一次用鱼线将演员在水中“平移”的尝试……
最后一段关于水下洛神表演者何灏浩的拍摄,在播出前4天才完成。“每天都跟打仗一样,真的是心里没底。”陈佳说。
看到播出后“没有观众骂”,陈佳才放下心来。她没看完节目便回了家,没吃晚饭倒头就睡。凌晨4点饿醒后,才发现节目出圈了。
根据河南卫视官方统计数据,自播出以来,“端午奇妙夜”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了35亿,48小时内热搜上榜19次,视频的播放量也超过了1亿。
节目播出后,不断有人告诉《洛神水赋》的舞蹈演员何灏浩,“你火了”。但在何灏浩看来,火的是《洛神水赋》,更是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洛神水赋》主创何灏浩、陈佳的对话:
“水下洛神”何灏浩:火出圈的,是中华文化
新京报:看到你在微博里面发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眼睛里全是血丝,大家也很担心。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何灏浩:其实眼睛红是一个很正常的反应,如果大家有洗澡眼睛进水的经历,也知道会不舒服,我只是进水的时间长一些。但实际上作为职业,我已经比较习惯这种强度了,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我的眼睛现在好好的。
新京报:对于晚会与节目的排练过程,你有没有什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
何灏浩:这一次的筹备非常紧张。我是5月23日的时候才收到通知,确认要参与演出。不像很多群像式的表演节目,《洛神水赋》需要我一个人从头到尾跳下来,而这也将是水下舞蹈第一次在上星节目上展示,我确实承担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5月24日就去连夜练舞了。练完舞出来之后,编导觉得可能舞蹈的整体效果不会很震撼,我就又买了机票,当天往返上海,专门去找了舞蹈老师去训练。第一次修改过后的舞蹈参考了《丽人行》,又跟晚会的另一个节目撞了,于是只能再推翻重排,这时已经到了5月30日。最终的版本是我从5月31日飞上海,6月1日拍定妆照,6月2日用了一天的时间练舞,6月3日开始拍摄,直到8日才完全拍完。
新京报:《洛神水赋》舞蹈全长1分54秒,你真的就是憋气了1分54秒、一遍过吗?
何灏浩:拍摄的时候有分镜头脚本,可以分开拍摄,但拍每个镜头时,我都要先沉到底,再由摄影助理帮我把衣服的纱铺好,导演再下水开机拍摄。所以可能只是拍10秒钟的镜头,我们已经花了四五十秒的时间。
水下动作干净很重要,因为我是个“神”,我不可能是犹豫不决的,那么我的动作也不会拖泥带水,但凡有一点卡顿,或者说表情没有到位的地方都要重拍,运气好的话至少两条,如果运气不好,纱缠得非常严重的话,我们就需要拍5到6次。
拍摄中,我们起码上上下下有200多次,真实的拍摄时间大概有三十几个小时,我平均每天在水下的时间都有5、6个小时,当时其实水温已经加到了30摄氏度,但陈导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是说我“特别可怜、瑟瑟发抖”。
新京报:你如何才能保证动作干净利落、一次到位?
何灏浩:只能靠不断的训练。我6岁开始游泳,8岁学习花样游泳,2013年接触潜水,现在已经完成了上百支水下舞蹈作品。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就是熟能生巧而已。我呛水喝下去的全吐出来,估计能有一个游泳池,肺活量也是生憋憋出来的。
新京报:看到作品被点名表扬,还被华春莹转发,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何灏浩:我看到的一瞬间就“土拨鼠尖叫”,因为太开心了,然后下一秒眼泪就流下来了,有种被偶像“翻牌子”的感觉。
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在水下跳舞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太少人在做了,我身边所有的人都说“你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这个世界上都没有人在这么干”,但其实就是有的。这么多年的时间,我不想放弃,也没有别的选择,那就只能坚持,但是坚持下来的苦楚和困难其实没有人能够理解,所以在当我被自己的偶像认可的那一瞬间,我就觉得,“天哪,人生达到了巅峰”。
而且我觉得华春莹认可的,不仅仅是这个作品。她宣传的是我们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
新京报:在节目出圈后,有意识到自己很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