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员周冬雨、杜江在会上宣读《倡议书》 高凯 摄
“一个演员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鼓励,也需要善意的批评。”李菁认为,如果接受过度追捧,演员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不把精力放在创作上,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辨美丑。
“造星机制本身有结构性问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制协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汪海林强调,靠颜值不靠专业技能、人为制造热度、炒作新闻、刷数据……这一系列现象都严重依赖资本,依赖平台垄断,经常依赖不公平、不光明的手段,这种不健康的机制很难产生健康的真实的明星。
中国音协副主席雷佳直言,在拜金主义和资本的裹挟下,文艺领域出现了“饭圈”乱象、“唯流量论”和违法失德行为,有些年轻艺人一夜爆红,倚资本加持而有恃无恐、仗流量护身而肆意妄为,践踏道德和法律底线……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6日电 “近段时间,娱乐圈集中出现一些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的乱象,当事明星逾越法律底线、悖离公序良俗、有违职业道德……”
“一般人做错了事可能是伤害身边的人,但是文艺工作者做错事可能是带偏一大批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顾问、摄影家解海龙认为,有粉丝有影响力是好事,问题是有了粉丝后该怎么做?
资料图:某艺人在见面会上与粉丝进行互动。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图文无关)
资料图:某明星粉丝见面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图文无关)
资料图:某艺人出席商业活动,大批粉丝到场围观。王晓斌 摄 (图文无关)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德祥看来,所谓“流量明星”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暴露出来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
中国杂协副主席李宁指出,随着资本入侵娱乐圈而膨胀的艺人实在不少。
他指出,要为粉丝负责,带着粉丝做好人、走正路、为社会作贡献,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不能一门心思想着用粉丝挣钱捞好处,为了个人蝇头小利,把粉丝带上歪路、邪路。
“最近文艺界发生的事情令人非常气愤,有的挑战了人伦底线、有的挑战了法律、有的挑战了道德底线、有的挑战了民族底线!他们不能代表文艺界,更不配从事‘文艺’这个承担举起民族精神火炬的职业。”
“个别艺人之所以把持不住自己,走火入魔,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被不良资本所利用、被“饭圈”所裹挟,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把“流量”“粉丝”“金钱”作为最终价值追求,以为有了这些就是成功,就高人一等,忘乎所以,以至于掉进污泥浊水。”
演员刘劲在发言中谈到,这些人,不仅扭曲并摧毁着他们的粉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误导煽动大量未成年人,培育出低俗的“饭圈”乱象,严重干扰社会秩序。
“我们是不是应该由此多一点思考,即这种并非个案的现象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记者注意到,多位与会人员都提到了文艺工作者对粉丝的影响,而“饭圈”乱象于此密切相关。